要基礎建設,其中,「推動實施電子病歷」與「建立及營運醫事憑證管理中心 (Healthcare |
Certification Authority,HCA )」即為NHIP之兩大分項計畫。 |
「智慧醫療服務計畫」為行政院98年4月30日核定之「健康照護升值白金方案-加值產業」項下 |
四大方案之一,該方案項下包含「推動遠距健康照護計畫」、「推動電子病歷及醫療影像傳輸 |
計畫」、「健保IC卡改善計畫」、「醫院安全關懷RFID計畫」、「健康資料庫加值應用計畫」 |
五大計畫。 |
98年4月份第3次署務會議葉署長金川指示:「請資訊中心研擬醫療院所五年內應全面實施電子 |
病歷相關計畫」。本署資訊中心遵照指示於9 8年7月14日完成修正規劃並函報行政院於「加速辦 |
理智慧醫療照護計畫」新增「加速醫療院所實施電子病歷系統計畫(99至101年)」分項計畫, |
並與原列二分項計畫並列:1.醫院安全關懷RFID計畫及2.醫療影像交換及判讀中心建置計畫。行 |
政院於98年11月18日函復所報修正後之「加速辦理智慧醫療照護計畫」一案,原則同意。 |
|
電子病歷已成世界潮流 |
台灣已經走入以服務為導向的社會,並從過去「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」的傳統模式轉變為以病人為 |
中心;講求的是病人安全與提供全人照護。為了因應時代的改變以及資訊的應用,發展電子病歷成 |
為各醫院現階段推行的重點,而衛生署規劃的國民健康資訊建設計畫中,也將個人健康資訊交換及 |
儲存列為主要分項之一,未來民眾將可以擁有其個人健康紀錄,而且此舉亦符合目前世界醫療資訊 |
的潮流。 |
|
創新時代 紙張病歷也要革新 |
許多民眾一定有共同的經驗,到診所或醫院掛號後,醫護人員才從一大疊的資料中找出病歷,再送 |
給看診的醫師,結束後再送回並歸檔。但礙於翻閱的次數過於頻繁,病歷容易出現破損,加上每次 |
看診都會增加內容或是X光片、掃描圖等,病歷也會愈來愈厚。 |
衛生署資訊中心主任徐嫦娥表示,衛生署規定病歷需要存放七年,傳統的紙張病歷不僅需要儲存的 |
空間,還要有專人負責管理,但當看診的病患愈來愈多,勢必要有更大的存放空間;加上許多醫院 |
都是位於精華地段,設置病歷存放空間的成本將更形可觀,又資訊化的時代已經來臨,使用紙張病 |
歷更是浪費人力。 |
徐嫦娥提到,每一位醫師的字跡都有所不同,若病歷上的字體不夠清晰,醫師或是醫護人員不易辨 |
認,或因誤判而配錯藥品,都有可能造成醫療疏失,萬一病人的病情加重或死亡,還會演變為醫療 |
糾紛;病人如果一次掛兩個門診,還會容易發生病歷未送達延遲看診的情況,最大的原因是病歷只 |
有一份,每次只允許一個人翻閱,不過採用電子病歷後,將會改善這些問題。 |
而使用電子病歷不只是管理上節省人力,且更具有研究的價值!徐嫦娥進一步提到,電子病歷格式 |
因為已經標準化,故透過標準格式轉換,即能夠整合病人的所有資料,解決紙本病歷散佈在各家醫 |
院,無法整理、歸戶等問題。另外,電子病歷只須將資料輸入電腦即可,不需要書寫文字,沒有字 |
跡辨識的問題,將會降低醫療疏失發生的機率。 |
|